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1.16 股市是否已見底?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1.16

股市是否已見底?

當股市回升時很多之前已受傷或被嚇怕離場的小散戶又再蠢蠢欲動,但心大心細到 底是反彈還是股市已經真正見底。在資本市埸可以用我之前說的方法,即低位反彈 15-20%即短期巳見底。如果應用在杜指和納指,只差1-2%即可確定已見底。放在港 股情况有點不同,港股由低點計早已反彈25%,但我們不肯定現在港股有外資購入 ,還是仍是由中共大部份操控,如果是後者的話,我們仍要敬而遠之,單看港股成交 仍算配合,但短期內中共可以做到,就如2021年初的科網股一樣,但只能延續三個 多月便無以為繼,所以現在要追入的話,仍以美股較為安全。

 如果你已經把你全部的持股沽出,當然是不理好股或是劣股的話,你現在的處境會 非常尷尬,因為股市反彈又快又猛,要追上看來不可能,追入又怕短期見頂,不入貨 又怕錯失短期賺40-50%的良機。不論港股,美股或台股,特別是受加息和美國晶片 禁令影響的科技股,都已完全超賣,你說低基數效應可以,乾脆說跌過龍也可以。像 台積電的ADR, 今天報導巴郡在上季入貨41億美元,今天股價便勁升12%,巴菲特 看好是否股價上升的原因?是的,但主因還是業績好,市埸仍有龐大需求,但之前基 金一致看淡出貨,今天只不過是重新又入貨而已。 

我並沒有太多操作,業績不好的早已沽出,餘下的能捱到今天可以肯定的說有一定 實力,只需找一至二只做得好的增持便可,繼續留意它們的行業和業績,其餘的擔 心也是多餘。能夠判斷大市,或個別股市見頂和見底是否真的很重要? 我的答案是 ,因為即使是長線投資,這也是你賺大錢的時候! 判斷見頂或見底的方法也很容易, 市盈率對此盈利增長率,一招便夠殺! 當大家見到盈利增長普遍低於市盈率,又甚 至見到即使公司没有多少盈利,但收入增長增加一樣能令股價上衝,這說明股價已 相當危險地高。 

但即使如此,要準確判斷大市見頂或見底都會和現實有偏差,甚至錯過股市爆煲前 的瘋狂。最佳的方法是把現金部位遂步增加或減小,而把估值過高的股票,又或是 表見差勁的股票遂步沽出,沽出的話最好把那支股票的持股全部沽出,因為你很難 說你自已你只對一部份,或且錯一部份。除非你認為你會面對又一次雷曼,否則在 現金水平增加至50%,或减至20%這個範圍內操作應該是最合適的。假設你有8支 股票,如果有超過一半盈利增長都和PE 相距很遠的話,你要馬上著手處理。如果烏 克蘭危機緩和,中國又擺脱防疫的話,美國有可能掉頭減息,到時美股, 甚或全球股 市會是牛時二期了吧! (現在的反彈如果再持續的話便是牛市一期了)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1.04 BOEING (下篇)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1.04

BOEING (下篇)


這個新聞是昨天晚上出的,根據以上的樂觀預測,現金流大約是今年的一倍,大家 認為這能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截至本年9月底,公司現金資產為264億,短期債務 為896億,長期債務為1551億。我很遺憾的告訴大家,以疫情前公司做得最好的一 年,純利才只有104.6億,即是說要還清以上債務,即使不計利息也要20年,而即使 以去年計,公司頭9個月虧損1.26億,要在明年回復纯利,並不樂觀。


公司目標是2025-2026年達到100億自由現金流,但在今年自由金流只有15-20億, 那代表波音高層如果不是對未來三年全球復甦非常樂觀,便是逼於形勢只好唱好。 如果大家仍記得上篇內容的話,波音因供應鍊問題積壓了550億訂單未交付,以過 往平均數計,公司纯利率為5.38%,以上訂單如在2023年全部完成,純利约29.6億, 當然,公司還會接其它訂單,前題是我們上期提到的二個737Max 要在年底取得美 國FAA 安全認證,否則明年訂單,最少第一季會大打折扣。所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 ,明年現金流30-50億是可以做到的,但盈利卻不是。 

巴菲特在疫情開始下半年即完全沽出達美航空,即使令他虧損嚴重,原因便是他馬 上計到在疫情延續接近二年後,航空公司收入會嚴重受損,它們只能靠大幅舉債去 令公司保持最低支出但保持營運狀態,虧損了就是虧損了,是補不回的,公司在巴 菲特於2019年買入時現金滿滿,到2021年負債累累,這便是巴菲特果斷沽出的原 因。同理,波音長短期債務高達2400億,碰上加息週期要付利息更高,它少得可憐 的5.38%纯利率其中接近7成就被借款利息吃掉,再加上派息,那裏會還有利潤?

另一方面,過去多年波音非常倚靠中國訂單,現在中美關係不好,中國當然仍會跟 波音採購,但大的部份已在跟Airbus 訂機了,所以Boeing 最堅實的生意夥伴只有 是美國政府的軍事訂單,但要把波音從沉重的債務中拖出來,看來仍要最少3-5年 的時間,而且最好一切順風順水,不要再有任何戰事或地緣風險。從今個月開始我 們這個節目便會以英國股票為主,香港股票為副,而爭取在未來1-2個月内由文字 版改為Youtube 版,希望讀者多給意見,最主要是節目提供的資料和訊息要夠實用 ,幫到讀者的同時,也希望我自已也能從中受益。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30 BOEING (上篇)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30

BOEING (上篇)


先說節目改動意向,經過大约十天時間,讀者的回應相當正面,首先節目以分析英 國股票為主,香港股票為副這意見很多讀者相當受落;另外從文字版改為Youtube 版讀者普遍反應也正面,很快我們會把改動落實,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波音是以銷售飛機為主,民用,商用,軍用也有,是美國公司,與歐洲的空中巴士並 列為全球造機科技最頂尖也最安全的飛機制造商。大家一定認為在全球疫情放緩下 波音銷售會急速回升,那你便錯了,讓我們先看一下波音的股價表現。 


即使我本人也相當驚奇,因為波音股價基本上相當於2020年股價疫情中最差時候, 連基本PE 都欠奉,這顯示波音的財務正在急速惡化中,不止没有增加盈利,反為應 該是在虧損中


任何波音的投資者看到以上剛出的財務報表都會大吃一驚,因為過去9個月對比去 年疫情中同期的9個月,波音不單銷售完全沒有改善,盈利還由虧損1.26億大升至 虧損43.9億,而這主要發生於營運虧損接近32億。



據公司解釋(我覺得是廢話居多),虧損歸究於公司的軍事防衛系统供應鍊仍然面對 嚴重瓶頸,公司軍用防衛機訂單於今年第三季有50億,但光是因供應鍊問題便積壓 了550億訂單未能交付,更嚴峻的是因數年前的空難事故,二個型號的737Max 要 在今年底取得美國FAA 安全認證,不合格的話公司業務可能更加不堪設想。 我在Youtube 投資筆記曾數度提及,在公司報告中,公司對前境的預估和公司經營 活動產生的現金是頭一度最為重要的關卡,如果公司對前境悲觀,或且只是報喜不 報憂,我們都要非常警惕。另外經營活動產生現金能力非常重要,萬不得已,不能倒 退,如在經濟情况正常情形下,連續二季經營活動現金流下降,如果經分析後確定 是經營業務問題,基本上已經可以把股票沽出。(待續......)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27 辛偉誠於無對手下當上英國新首相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27

辛偉誠於無對手下當上英國新首相

辛偉誠上場開局算是不錯,美鎊回升上兑0.86水平,而辛偉誠做了一件正當的事, 就是什麽也不做,下月中才討論財政方案,明顯是待英倫銀行先加息看市埸反應再 行事,這也只可說是沒有辦法中之辦法,多餘的事,少做為妙。


大家看以下地圖可以清楚看到英國的地理位置,在Covid 19快將過去後影響通脹的 只有俄烏戰爭,歐盟不會再用俄天然氣和石油已成定局,歐洲只能從伊朗,沙地等 國家買能源,除了價格比俄羅斯的貴很多外,英國在最北,運輸路程最長,加上已脱 歐,關税税制和歐盟巳不同,受能源成本上漲冲擊最大,所以情况最不樂觀。 




上圖顯示了英,印,法的GDP 歷史圖,明顯看到英國國力到2005年已見頂,法國也 是差不多狀况,只有印度仍在上升。這情况揭示了英國的問題,就是收入越縮越窄。 由卡梅倫,到文翠珊,到约翰遜,到快閃的卓慧思,到辛偉誠,換人如走馬燈,經濟 不是有問題才怪。


英國GDP 雖增長緩慢,但上季仍有0.2%增長,好過沒有,但當美國加息去到某水平 ,資金開始流走,碰上俄烏戰爭要捱貴氣貴油,下月英倫銀行加息一厘,地産和商業 必然受損,因為成本加大了,但遺憾的是英倫銀行加一厘息後只是3.25厘,美債息 是4.2厘,今年美國仍要加1-¼厘,明年看情形也會繼續,英國衰退無可避免,而且要 繼續加息。

辛偉誠只有42歲,投行出身,相當年青,他會明白在美國加息下英國處於下風,只 能以付出最低成本捱過美國加息週期,再作打算,以我的計算,英倫銀行加息後,加 上冬天將至要捱貴氣,衰退即會出現,在高息下舉債绝不化算,只能印英鎊以應付, 公共事業,能源公司補貼,低收入一群補貼等都會是太公分豬肉式,待美國加息週 期完结後再作打算,我相信這便是辛偉誠的策略方向。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17 全世界投資者跌市中跌到心慌慌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17

全世界投資者跌市中跌到心慌慌

跌市到今天已幾乎沒有人談論股市,債市,甚至現在連匯市,樓市也沒有人談論,這 相當肯定已離底部不遠,就像當年2009年一樣,你也可以說歐債危機,但在Dow Jones 的歷史圖上你幾乎看不見歐債危機留下的痕蹟。很多讀者會說明年仍會加息 ,這就相當於2010年的美股,在非常艱難的回穩中向上爬,直至2011-2012年後完 全排脱頹勢,一路大漲小回, 直至2020年的Covid 19. 

前二天有小記訪問Munger, 問他高通脹和加息時期,應該如何調整投資组合。我非 常驚訝於這位年屆98的億萬富豪的回答,他幾乎沒有任何策略,只是持有每天都賺 錢的企業,而且重申最好你的負債為零,而且手頭現金充裕。這個答案我相信查理 已經重复說了超過半個世纪,但每當股災都仍然有不少投資者問他,即使可能大部 份讀者早已知道他的答案。我們會很奇怪為何明知故問,因為投資者都期待今次不 同,但其實没有二樣,這次跌市你要做的東西仍無分別。 

能夠在跌市中仍能賺錢的公司,升市時你便不用太擔心。查理的阿里巴巴也遇上滑 鐵爐,所以我們一般散戶其實無需自責。反為現在所有股票都非常平宜,有額外資 金的讀者,是時侯在你的持股中挑出2-3隻一路走來仍是賺錢的公司,大家要非常 認真的去計算公司增長比PE 為低,業務強勁加負債低而且手頭現金充裕,先做好 功夫免得到時匆匆忙忙,臨陣買錯股,這事情經常出現.

今次美國和歐洲,日,台,澳,印度组成全方位聯盟,把中俄排除,没有任何要懷疑, 中港只能是輸家,不會有奇蹟出現,所以資產配置一定要做好。好些散戶因美股大 跌而不論好壞全部清倉美股,這並非一個聰明的投資行為,因為大家為何看不到只 有當美國加息,幾乎全世界的錢都流入美國? 這代表全世界都相信美元,不是它的 保值能力,而且更是它付息能力,變相承認美國國力和經濟增長,如不相信你美國 加息的話誰去賣出自己的貨幣而買入美元呢? 今次美國把中國這扯後腿的東西甩 掉再押注印太經濟,可能造就十年以上的牛市,所以到今天投資者應該把悲觀的情 绪比例降低,積極著手開始準備一陽復始快將到來。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14

香港地産股,銀行股 (下篇)

東尼很喜歡銀行股,我估計在他的時代銀行是高速發展的時間。在雷曼爆煲之後我 很小碰銀行股,這包括美國和香港股市,這和雷曼不無關係,但其中一個非常重要 的原因是銀行股很難分析,又或者說,業務不易摸透。香港今次被動式踏入加息週 期,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話,不單是香港,基本上全世界的銀行都好像不想加息。 

加息不一定對銀行不利,只要有經濟增長的話,加息只會影響銀行股價一段相當短 的時間,像97年前的HSBC, 最優惠利率加至8厘,銀行按揭照賺錢,股價照升可也, 那是個美好的時光。後來銀行漸漸多投資產品,美其名為理財産品,實在是如雷曼 迷債即是掛鉤産品,銀行收入模式越趨投機,越來越難明,所以雷曼爆煲後我基本 上絕小碰銀行股。 

香港銀行收入絕大部份來自利息收入,即借貸收息,有樓宇和中小企借貸,當香港 樓市和經濟走下坡時,這收入必然萎縮,加息只是把問題放大和惡化,並非問題的 根源。香港銀行在過去十多年快速增長,全靠借貸於國內的企業,特別是內房企業, 現在形勢逆轉,內房和內銀行業已鐵定倒下,香港銀行给內地企業借貸必成壞賬, 這對銀行巳是一大打擊。當香港樓市也低迷時,銀行收入嚴重受損,香港業務只能 維生,那還有利潤?

過去十多年香港銀行只有中國化,完全沒有國際化,歐美不用說,連到東南亞如星 加坡,日本,南韓,台灣等設立分行也不見影,即是說香港和中國一倒下,馬上舉手 投降,這令人難以置信,但這卻是事實。97和沙士時代香港銀行情况和現在相當接 近,當時如恒生,東亞等本地銀行除了死守香港外,只偶爾在中國開個分行,甚至有 時只有放個提款機便了事,直到中國入了世貿,錢開始進來,加上香港有自由行,才 在香港樓市於2008/2009年重拾升軋後才出生天,我看今次没這麽好運,所以香港 銀行股,不要貪高息,基本上全部碰不得!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10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10

香港地産股,銀行股 (上篇) 

恕我單刀直入,加息週期下地産股不能碰,銀行股倒並不一定,只要社會經濟活動 仍活躍,而且財務雄厚的話,對銀行不一定是壞事。我一生都不會買純正的地産股, 因為是起樓是資本密集的企業。香港地產股收入有二大類,起樓賣樓,和保留商埸 給自已收租,其它的收入都是細眉細眼,不用花太多時間去討論。香港地産商和全 世界地産商不同的地方,是香港知名的地産商幾乎都沒有負債,借貸只不過是用其 它人的錢而巳。 香港地産股其實全部揾苯實,因為香港樓價在過去十多年大升,樓價升了3-4倍,但 幾乎没有任何一隻地産股最大升幅高於35%,頂多是有5-6厘息,但對不起,當市况 逆轉,或加息時間來的時間,它們就率先馬上下跌。香港地産股中我認為0016新鴻 基比較中規中距,股價升市中升幅有限,但跌市中仍算守得住. 


一看股價圖就是六個字 “有波幅,無升幅”,那中段高價賣樓賺的錢去了那? 當然是 被借貸吃掉,但老闆則賺到笑。香港的地産商無論怎樣,在借貸方面都會比中國的 節制,所以如恒大,富力,碧桂園的資金鍊断裂情况出現於香港地産商可能性極低。 但雖則如此,我仍不建議讀者買入任何香港地產股,因為香港地産起飛歲月早已過 去了,任何人認為香港地産可以過幾年再起飛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另一個令我相 當憂心的是香港第一代的創辦人紛纷老去,遂漸把生意交给第二代或第三代,由老 臣子從旁輔助, 這非常危險。 

這個狀况即使在經濟順風順水時也值得投資者擔心,何况是現在? 即使是新鴻基, 掌舵的郭氏二兄弟年纪仍不算太大,也已見到第三代的身影。現在香港面對中國經 濟,環球經濟急轉差,加上中共在香港的壓力,第二代,第三代不要說應付,攪不好 連公司半世紀的基業也會輸掉,現在看澳博何家就是走向息微之路的好例子,好好 的一個睹業王國,幾年下來負債累累,所以香港的四大家族能否在第二,三代接棒 後存活下來? 基本上我是悲觀的,所以富不過三代,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待 續......)  



祝你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