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香港財經R 投資日誌 - 收費版 2019.10.29 重大支本開支

香港財經R      投資日誌(收費版)    2019.10.29

投資諺語 :


美國能夠長期成為全球經濟霸主,自由和自由研發精神的普及是最主要的因素

重大支本開支

2019年第三季Amazon 的收入為699.8億美元,比上季同比上升24%,但每股獲利卻低於去年同期的5.75美元,原因是公司在過去二季花了每季8億美元建倉存點和加強送貨服務,來季更會增加至15億美元,務求達成一天送貨承諾。我相信很多長揸股票的讀者,都經常遇到一個問題,那便是公司一段時間做得好好的卻忽然要花一大筆支本開支,就好像之前的3918金界控股,那時花了一大筆錢去建造Naga 2期,股價低沉了一段長時間,股價由$8 跌到$3.4,後來中國企業出逃越來越烈,到簡埔寨的人流持續上升,才在20176月至跌回升,直到今天的$14.00

坦白說,面對這個情况投資者很難抉擇,因為這些支本開支鉅大,但經营環境卻瞬間萬變,錢付出了但如果公司經營環境在未來幾年變差的話,那倒不如把錢分给股東更好,而且不論多好的公司,支本開支增大股價就一定跌,這都令我們這些投資者在第一印象中對增大支本開支就有點抗拒。面對這個情境,我通常都會考慮以下幾個狀况:
1/ 管理層是否誠實可靠

我把這點放在首位因為它最重要。有太多無良的管理層利用關聯交易,即是關聯公司,把公司大筆資金移走,然後中飽私囊,坦白說,這些通常要在事後才能發現,當時是不知道的,所以管理層過去的誠信至為重要。

2/ 財務報表中有没有詳细敍述

有相當規模的支本開支,都應該在財報表中把詳情交待,如支本的開支理由,用錢的規模和時間表,管控程序,並且在額外的支本開支後能替公司往後增加多少銷售和利潤等。

3/ 公司財務狀况

現在Amazon 的財務状况很好,暫時看來支本開支對比公司資產規摸仍是很小,所以我並不太在意。正常来說公司必需要清楚交代規模較大的支本開支的資金來源,例如用公司現金支付,部份由主席支付,配股,融資,和利息支出,像2020安踏,它收購Amer Sport 就用盡了公司的現金,還要借貸,在我來說是不理想的財務安排。

4/ 公司業務前境

付出大筆大筆的資金後,但如果公司生意開始走下坡,又不能扭轉情勢的話,可就不如把錢省回再退回股東。通常公司付出大筆資金去改善就是代表經营状況出問題, 又或且正面對很大的市場競爭,如果投資者對公司和公司的業務狀况有緊密跟進的話,應該可以有足夠的了解去判斷。

以上四點是我個人的經驗之談,如果你發覺公司快將會用一大筆資金,號稱作未來發展之用,但以上四點有2-3點都是負面的話,那你便要考慮這會否對公司未來財務状况有重大負面影響,如果是的話,便要考慮沽出。以上列3918金界控股為例,當時股價由$8跌到$3.4,超過52%,在當時當然是要沽出呀,至於後來是後來的事,只不過這次是3918 金界的管理層押對了而已,但押輸而要股民陪葬的我也見得不少。

銀翼三十萬投資组合


今天仍然有不少美資在唱淡香港的銀行股,所以短期內0011恒生很難會大升,但銀翼组合已回升到8%,我希望到年底可以去到10-12%,那對讀者會有所交待,雖然今年的市况大家有目共賭。我特別要提一下0012恒基,基本上在過去10個月恒基的股價雖然是頂著香港樓市下行和中美貿易戰的陰霾,但股價非常硬淨,今天仍比去年升值6%

我相信硬净的不是恒基,而是0003煤氣,因為它不单是現金牛,也是公用股,當然,酒樓生意差了對它當然有影響,但相對於其它行業已經算是輕微,况且現金充足,才令恒地股價不跌反升。我們假設今年反送中事件在年底開始緩和,而明年中美貿易戰也因美國總统大選而暫缓,那銀翼组合表現會如何呢?

有二隻我肯定會極速反弹,一隻是0011恒生,另一隻是0669創科,特別是恒生,$163,有4.76厘息,股價回升必上回$180,可以說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我也鼓勵朋友,没持有的買1-2手,作為收息也好,搏反弹也好,持有1-2年,输少嬴多,為何不買呢,好過你去高位抽新股,最起碼長揸沒有問題,買得放心.































祝你投資順利 !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香港財經R 投資日誌 - 收費版 2019.10.21 市况蕭條樓價會怎樣?

香港財經R      投資日誌(收費版)    2019.10.21

投資諺語 :

巴菲特的名句:一位人仕問會計師,2+2等於多少? 會計師會答你,那要看你想要什麽答案

市况蕭條樓價會怎樣?

看來這是一個愚蠢的問題,但政府卻希望多借點錢给你,甚至往後可能借95,甚至十成,務求令多些人去買樓,催谷樓價。現在是首置,如果樓價再谷不上,那樓花也可以,跟著二手樓也可以,路線圖就是這樣,但這樣真的會令樓價上升嗎?

一個簡单的比喻,睹埸。外國人一向很小在香港買物業作私人用途,而中國經濟又差,所以要香港樓價回升,只有靠香港人去買。九成按揭先在首置引用,沒有效果又或效果未如理想,那便擴濶到摟花,二手樓市,唐樓,商鋪,寫字樓,村屋,這並非沒有可能。這個政策簡单的說,就等如你在睹埸輸光了,它借錢给你睹一樣,注定輸錢的只有一個,就是借錢買樓的人。

香港樓價飛升是在1991 年到 1997年,那是香港脫離六四陰霾和經濟最好的時侯。由19982005,是香港經歷經濟最差的時間,也是香港樓市最低潮的時侯,直到2005年開始自由行,樓價才止住跌势,並由2009-2010正式展開升浪,直至2017年底结束,這充份顯示香港樓市基本上和香港經濟和中國經濟是同步的,那麽大家覺得未来2-3年香港經濟又會如何呢? 中産移民潮會有多猛烈呢? 香港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會是多少? 1%? 0%? 還是負數?

政府現在的9成按揭政策就像替病人打了一針腎上線素 ,它會馬上醒一下,但病因没醫冶好,它很快又會打回原形。如果是有足夠能力的,在2018-2019/10中的跌市早就上車了,现在才上車的肯定是不夠4成首期或者收入少於供款一倍,你現在勉强可以上車,除非你搏二年後樓價大升短炒,否則多借一百萬25年即接近多還一百萬,多借二百萬25年即接近多還二百萬,但如果你多儲幾年錢又或等樓價再下調,你可能不用20年或更短便可供滿,省回8-10年時間。

我是過来人,如果我不在1997買而在1998年底才買,以同一間屋計,我可以買平30%,即10年供完,不用14年,那有多好呢! 這不只是錢問題,也是心理負擔問題,不用供樓,人也會輕鬆得多,多點時間去享受年青點的人生。當然現在已經回不到過去,但我也盡力在媒體發聲,希望大家想清楚,不要因為9成按揭的假象而重蹈覆徹。

2020 安踏 和 2331 李寧

我對於2020 安踏和2331李寧背後是否有國家的支持有很大的懷疑,李寧基本上不用懷疑,肯定是,因為過去在中國北方李寧基本上是一家獨大,雄霸了中国北方體育用品的龍頭十多年,直到引入外国品牌才一直衰敗,直到今年股價才回升。2020 的增長可以說是以40%50%增長,比Fila 自己在美國的增長還要强得很多很多,這種強勁的增長2-3年没問題,但好像安踏的9-10年的神話式增長故事,的確不太可能。

700腾訊,現在大家都知道是國家在背後支持,沒有了政策支持,它就開始在缩水,而之前炒700腾訊的資金巳轉去炒新股,我看它形勢現在仍未樂觀。除非我不知情,否則任何只憑國家政策才可獲利的公司而又装作是自身努力的成果的話,我都不會再持有,因為一個不誠實的管理層,在必要時肯定會出賣股東利益,而它們很多時都會是有必要的時侯。


銀翼三十萬投資组合

當大家看到0011恒生銀行和2388 中銀香港在政府施政報告把首置放寬到9成按揭但股價只有非常小的上升,我們已經知道市埸估計效果只是非常短暫,當然,地産股也没有什麽持久的上升,只是上升了幾天便打回原形,香港傳统的金融和地産業都在下降軌,而且還未看到曙光,看來组合仍然要忍耐一段時間。

當我們回望澳門的睹業股,它就好像一個反映中國經濟的晴雨表一樣,0027銀河娱樂第二次見頂是20184月的$70,到今天只有$50.6,而且看來刚過去的黄金週也只是旺丁不旺財,那也正常不過,又打貪污,市民收入又少了,去玩去娛樂當然會手緊些,那麼像賭場這些娛樂事業又怎會有運行呢? 以此作例,我仍然認為民生隴断股是所有投資组合必需持有一定上的比例的。

0002中電為例,我們在2018年底買入,計及股息,現價只比買入價低4%,表現並不太失禮,至於0696中國民航訊息計入股息更已經平了買入價,看來要等的只有0011恆生銀行而巳。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在北京大興機埸啟用後,0694首都機場的股價巳悄悄升回$8.00,如計入股息,幾乎和我們在去年底的買入價$8.74接近一樣,那是否意味我們當時的買入價已充份反映0694 首都機場被大興分薄生意後的盈利呢


















祝你投資順利 !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香港財經R 投資日誌 - 收費版 2019.10.19 澳門設纳斯達克交易所

香港財經R      投資日誌(收費版)    2019.10.19



投資諺語 :

一位基金投資者是位百萬富翁,他說在投資基金前他是位千萬富翁

澳門設纳斯達克交易所

當我看到中國有意在澳門設立像美國的纳斯達克交易所後,我不禁心裏發笑,看來中國的國際金融知識仍然非常有限。香港和澳門現在已經可以說冇地域距離,開車經港珠澳大橋只需45分鍾左右,為什麽不在香港港交所加個科創板,而要在只45分鐘車程的澳門另立一個交易所呢? 原因非常簡单,香港是個持寵生嬌又非常不聽話的孩子,但澳門雖然比較小,但很聽話,如果把澳門扶殖上來而能夠代替某些香港的金融工作,就可以減小對香港的依賴,如果更能吸纳新的外國板塊的話,那更是天賜的額外花红。想得很美但成功機會是零,因為沒有老外會幫襯

香港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可以說完全是英國人的功勞,除了信任外,香港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系统也功不可沒。單是貨幣自由兌换和資金自由進出,這個在澳門巳經難以做到。首先是貨幣流動性,澳門太小了,也不是外向型經濟體,它要吸纳很多美元,歐羅,英鎊等,再建立一個貨幣自由兌换和结算中心,再連上銀行體系,才算有用。但做得到嗎? 澳門本来是中國唯一的睹埸,本來就已經是中國富
豪洗黑錢的地方,如果再讓它貨幣自由兌換,資金自由進出,那資金不是统统跑得無影無踪?

說到貨幣就更大問題,澳門規模這麽小,澳幣又不流通,人民幣又不是全流通,外國用美元,英鎊,歐羅,加元買貨,怎買? 買了之後,賣出要換回本國貨幣,又怎換? 要做一個金融结算中心比要做一個證卷交易中心更難,除了有足夠的各國貨幣作儲備作結算之外,本身的貨幣也要全流通和有足夠的稳定度和認受性,否則今天我用一億美元先換七億人民幣放在澳門帳戶,明天你眨值5%那怎辦? 中國這些口號式的經濟發展策略我巳聽得太多,2000年有發展大西北, 4-5年有雄安區概念, 4年前說的大灣區, 基本都是口號式, 完全沒有細節和網劃, 也没有什麽實質的事情做出來,我相信最後還不是還是靠香港的金融,地産去把外資吸進中國?

6288 迅銷

因為過去5期我們都分析公司業績,所以今天不打算列出數據,但自從我們在20182月以$30買入Uniqulo, 今天股價是$49.95,共升66%,雖然比不上2020安踏的82%,但勝在買得安心,而且它現價仍不貴是非常難得,而2020安踏的 PE 已經是45倍。無可否認,迅銷和安踏增長都在中國,都可以繼續開分店擴大利潤,但安踏走的是體育用品路線,迅銷是優閑服路線,單價利潤比安踏低很多。

迅銷基本上不會改变它的行銷路線,這是日本人的堅持,但也只得透過温和加價和嚴控成本去保持毛利,纯利,我們會繼續持有它,只要持有得安心便可以了。同時我也在留意其它的體育用品股如特步,361度,價格不貴但有潜質的我們都有興趣。



銀翼三十萬投資组合

5期没有講銀翼组合,再寫挺懷念的。我真的希望到本年底鑽石狗组合增長可達到100%,而銀翼组合能達到10%,在2018/2019 這麽惡劣的情勢下,那二個组合已經可算為讀者爭取到不俗的成績,因為如我在Youtube 節目所說,在中美貿易戰下很多基金都傷亡惨重,甚至關門大吉。

比較令我意外的是0011恆生銀行,曾經跌穿$160,頗令我驚奇。施政報告把首置800萬物業的最高按揭成數由6成增至9成,成效看来只有幾天,香港的銀行股仍在下風,要反送中事件平定巳經是望穿秋水,中美貿易戰更是持久戰中的持久戰,尚幸現在恒生派息率已達到4.78厘,可以稍作補償。

0012恒基雖為地產股,但有煤氣的稳定貢獻,回報仍比2018/11月買入時高6%,相比於0016新地和1113長實的沒有增長,可以說非常之好,我常說識買地産股一定買0012恒基,因為它持有43%煤氣,在雙引擎推動下,必定比其它地産股跑得更快,所以管理層只有把每年把股價的優異增長隐藏於十送一红股政策之內。     
















祝你投資順利 !




























































































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

香港財經R 投資日誌 - 收費版 2019.10.02 3690 美團點評(1)

香港財經R      投資日誌(收費版)    2019.10.02

投資諺語 : 

一個企業的賺錢模式有時比它的財務狀况更重要

3690 美團點評(1)

美團點評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因為自它2018/9 在香港上市以來,一路都是在虧損狀態,但從2019年第二季起它頻繁的把虧損收窄,甚至開始有盈利的消息不停向外界發怖,令它的股價火箭般從40多元升到80元,我用了三小時看了美團的2019年第二季財務報告和大概4-5個詳细評論,做了三頁筆記。美團的業務糢式其實很簡单,但因為要把數據列出,可能我們要用二個篇幅去分析它。

先此聲名,美團是W類,即是同股不同權,少數合伙人即使持有很少比例的股份,但已經可以决策或表決公司某些重大的決定(當然不包括把公司清盤),例如重大收購,或且賣出資產或業務,而不需要通過我們常見的股東大會。但很遺憾香港並没有集體訴頌機制,即使少數合伙人做的決定及後發現是違反股東利益,但股東們也不能訴諸法律,這個大家在買W類股份時要特别注意。
美團點評其實並沒有走出過去10年國內民企例如阿里巴巴,腾訊等的發展道路,說穿了就是一個手機APP加一個服務平台,










佔最大業務比例的是外賣送餐,但因為是食物而且運費奇高,所以集團只有收購了摩拜单車作送餐用,其他餐廳,酒店,叫車,貸款等都是合作模式。據年報顯示1/ 外賣送餐收入佔總收入 47.8% 2/ 到店,酒店,旅遊收入佔總收入42.9%,即這二項佔集團九成的收入,所以我們集中討論這二項。



































































很明顯美團點評是做一個服務平台,它的對手當然就是早它4年开業的餓了麽(早前併賺了百度外賣)攜程網滴滴出行,而這幾位對手現在都仍然很强勁。如果单看2019年第二季,增長看來不錯,但你仔细分析它的數據,仍然未許樂觀。

光計第二季純利只有14.9億,我們抺去第一季的重大虧損,以全年14.9億乘3計算,纯利是44.7億,美團市值4646億,但全年纯利居然連市值1%也不到,明顯是市值大大,但值錢野小小的公司。其二,公司外賣業務市佔率巳達65%,已經非常大,但外賣總不能叫個豪華全餐,又或且要用戶一天叫4次外賣,所以除了向餐飲商壓價,就只有催谷其它業務,但旅游,貸款不是必需品,况且現在經濟不好,除了一日三餐是必需之外,老伯姓慳得就慳,所以外賣送餐服務一放缓,便大大影响增長。

公司的增長和2018年下半年改了會員制有很大的關係,還記得我們在Youtube 節目分析Adobe 用了會員制開首二年較差,但三年後成績即開始突顯嗎? 不過Adobe 和點餐不同,Adobe 市埸是全球性的,而且不断更新,可以加價而你要用便要買,別無選擇, 但外賣點餐没有忠誠度,滿街都可叫外賣,我們從每張外賣訂单只有$0.2-0.25纯利便可知競爭有多激烈。另外,美團的衍生工具如期權,牛熊證非常活躍,最近股價急升和此也不無關係。
當我把業績從只看第二季轉為多看2019年的上半年,结果也是相當有趣,而不出我們所料, 公司第不斷把大錢投放在新業務上, 以避免點餐外賣和酒店,旅游等的主打服務放緩, 下期我們再和大家看下去......
































祝你投資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