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1.20 ASM 太平洋 0522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1.20

ASM 太平洋 0522


回看今年5月我的二篇文章評論 0522 ASM 太平洋的業績,半年後再看幾乎完全正 確,那時它的股價是$76.25,高位是$123元左右。我不在這裏重复它的業務detail, 但都是以生産半導體為主,公司於1975年成立,全球有12個生産基地,3個在中國, 2個在星加坡,它的大客便是台積電,今年業務差可說早已預見,而最能和它比較的 便是Applied Materials. Applied Materials 股價只在今年美國加息才下跌,但5年下 來股價仍有80.8%增長。但5年下來,ASM 太平洋股價居然是 -51.92%? 

台灣是靠電子產業為生,如果你有留意台灣財經的話,他們大多數都會評電子産業 股是週期股,如果看ASM 太平洋,這可以說完全正確,因為競争很大,但支本開支 更大,而且不能少, 巴菲特就不喜歡這類公司,今次巴郡買入台積電,背後原因很清 楚,台積電大客是Apple, 他自已就是Apple 的大股東,這一季開始Apple 就會跟台 積電Arizona 廠買貨,現在TSM 更會在美國多設一家廠,可以完全擺脱美國對中國 高階晶片的禁令,現在股價低殘,巴老買入TSM 可說神仙過鐵橋。 

同樣,ASM 太平洋也說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制裁對它的生意沒有太大影響,但實際 上數字出來卻並不如此, 相反, 對它的業績有非常嚴重而且持續的影響.


除了數字對比去年同期下跌之外,今年第一季收入52億(港元),盈利8.2億,新訂單 70.4億,第三季業績數字說出公司不單今年, 即使在未來2-3季情况都不容樂觀。公 司截至今年首季尾手頭現金46.8億,長債23.6億,季度報告並無提及經營活動産生 現金及債務情况,我估計如果頭3季盈利都倒退的話,財務狀况應有所惡化。比較令 投資者心淡的是在公司報告中,公司說因為季節性因素,第四季季績展望持續低迷 ,收入會由第三季的45.6億港元再下跌至35.5-41億,其它的就更不用多說了。 

剛剛Applied Material 在11/17日出了第四季和2022年年度業績,和ASM 太平洋可 以說是完全二個世界。雖然Applied Materials 股價在今年也大跌,但業績並非太差 ,年度Non Gaap 每股盈利升13%,即使上季形勢如此惡劣,每股盈利仍比第三季升 5%。經營活動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皆倒退,這不能避免,因為燈油火蠟,成本,支 出樣樣升,但生意不佳不能加價,或即使加價也非常克制。和ASM 太平洋相反,公 司2023年首季業績展望和本季差不多,並没有太大倒退。

 買股票要理性,這和殘酷無關,在相同業務之下,一定是選業績好的,這類半導體公 司,是下門襯家,即是要依附在大廠下能接到訂單才可以,公司技術,客戶關係,行 業是否龍頭是主要因素,另外如台積電陸續在美,日開廠,你有財力人力去跟嗎? 所以計出錢,計出牌,都以Applied Materials 優勝,因此遺憾的說,我不認為投資者 應該再持有0522,雖然它仍會在大市反彈中股價有所回升。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1.16 股市是否已見底?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1.16

股市是否已見底?

當股市回升時很多之前已受傷或被嚇怕離場的小散戶又再蠢蠢欲動,但心大心細到 底是反彈還是股市已經真正見底。在資本市埸可以用我之前說的方法,即低位反彈 15-20%即短期巳見底。如果應用在杜指和納指,只差1-2%即可確定已見底。放在港 股情况有點不同,港股由低點計早已反彈25%,但我們不肯定現在港股有外資購入 ,還是仍是由中共大部份操控,如果是後者的話,我們仍要敬而遠之,單看港股成交 仍算配合,但短期內中共可以做到,就如2021年初的科網股一樣,但只能延續三個 多月便無以為繼,所以現在要追入的話,仍以美股較為安全。

 如果你已經把你全部的持股沽出,當然是不理好股或是劣股的話,你現在的處境會 非常尷尬,因為股市反彈又快又猛,要追上看來不可能,追入又怕短期見頂,不入貨 又怕錯失短期賺40-50%的良機。不論港股,美股或台股,特別是受加息和美國晶片 禁令影響的科技股,都已完全超賣,你說低基數效應可以,乾脆說跌過龍也可以。像 台積電的ADR, 今天報導巴郡在上季入貨41億美元,今天股價便勁升12%,巴菲特 看好是否股價上升的原因?是的,但主因還是業績好,市埸仍有龐大需求,但之前基 金一致看淡出貨,今天只不過是重新又入貨而已。 

我並沒有太多操作,業績不好的早已沽出,餘下的能捱到今天可以肯定的說有一定 實力,只需找一至二只做得好的增持便可,繼續留意它們的行業和業績,其餘的擔 心也是多餘。能夠判斷大市,或個別股市見頂和見底是否真的很重要? 我的答案是 ,因為即使是長線投資,這也是你賺大錢的時候! 判斷見頂或見底的方法也很容易, 市盈率對此盈利增長率,一招便夠殺! 當大家見到盈利增長普遍低於市盈率,又甚 至見到即使公司没有多少盈利,但收入增長增加一樣能令股價上衝,這說明股價已 相當危險地高。 

但即使如此,要準確判斷大市見頂或見底都會和現實有偏差,甚至錯過股市爆煲前 的瘋狂。最佳的方法是把現金部位遂步增加或減小,而把估值過高的股票,又或是 表見差勁的股票遂步沽出,沽出的話最好把那支股票的持股全部沽出,因為你很難 說你自已你只對一部份,或且錯一部份。除非你認為你會面對又一次雷曼,否則在 現金水平增加至50%,或减至20%這個範圍內操作應該是最合適的。假設你有8支 股票,如果有超過一半盈利增長都和PE 相距很遠的話,你要馬上著手處理。如果烏 克蘭危機緩和,中國又擺脱防疫的話,美國有可能掉頭減息,到時美股, 甚或全球股 市會是牛時二期了吧! (現在的反彈如果再持續的話便是牛市一期了)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1.04 BOEING (下篇)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1.04

BOEING (下篇)


這個新聞是昨天晚上出的,根據以上的樂觀預測,現金流大約是今年的一倍,大家 認為這能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截至本年9月底,公司現金資產為264億,短期債務 為896億,長期債務為1551億。我很遺憾的告訴大家,以疫情前公司做得最好的一 年,純利才只有104.6億,即是說要還清以上債務,即使不計利息也要20年,而即使 以去年計,公司頭9個月虧損1.26億,要在明年回復纯利,並不樂觀。


公司目標是2025-2026年達到100億自由現金流,但在今年自由金流只有15-20億, 那代表波音高層如果不是對未來三年全球復甦非常樂觀,便是逼於形勢只好唱好。 如果大家仍記得上篇內容的話,波音因供應鍊問題積壓了550億訂單未交付,以過 往平均數計,公司纯利率為5.38%,以上訂單如在2023年全部完成,純利约29.6億, 當然,公司還會接其它訂單,前題是我們上期提到的二個737Max 要在年底取得美 國FAA 安全認證,否則明年訂單,最少第一季會大打折扣。所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 ,明年現金流30-50億是可以做到的,但盈利卻不是。 

巴菲特在疫情開始下半年即完全沽出達美航空,即使令他虧損嚴重,原因便是他馬 上計到在疫情延續接近二年後,航空公司收入會嚴重受損,它們只能靠大幅舉債去 令公司保持最低支出但保持營運狀態,虧損了就是虧損了,是補不回的,公司在巴 菲特於2019年買入時現金滿滿,到2021年負債累累,這便是巴菲特果斷沽出的原 因。同理,波音長短期債務高達2400億,碰上加息週期要付利息更高,它少得可憐 的5.38%纯利率其中接近7成就被借款利息吃掉,再加上派息,那裏會還有利潤?

另一方面,過去多年波音非常倚靠中國訂單,現在中美關係不好,中國當然仍會跟 波音採購,但大的部份已在跟Airbus 訂機了,所以Boeing 最堅實的生意夥伴只有 是美國政府的軍事訂單,但要把波音從沉重的債務中拖出來,看來仍要最少3-5年 的時間,而且最好一切順風順水,不要再有任何戰事或地緣風險。從今個月開始我 們這個節目便會以英國股票為主,香港股票為副,而爭取在未來1-2個月内由文字 版改為Youtube 版,希望讀者多給意見,最主要是節目提供的資料和訊息要夠實用 ,幫到讀者的同時,也希望我自已也能從中受益。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30 BOEING (上篇)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30

BOEING (上篇)


先說節目改動意向,經過大约十天時間,讀者的回應相當正面,首先節目以分析英 國股票為主,香港股票為副這意見很多讀者相當受落;另外從文字版改為Youtube 版讀者普遍反應也正面,很快我們會把改動落實,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波音是以銷售飛機為主,民用,商用,軍用也有,是美國公司,與歐洲的空中巴士並 列為全球造機科技最頂尖也最安全的飛機制造商。大家一定認為在全球疫情放緩下 波音銷售會急速回升,那你便錯了,讓我們先看一下波音的股價表現。 


即使我本人也相當驚奇,因為波音股價基本上相當於2020年股價疫情中最差時候, 連基本PE 都欠奉,這顯示波音的財務正在急速惡化中,不止没有增加盈利,反為應 該是在虧損中


任何波音的投資者看到以上剛出的財務報表都會大吃一驚,因為過去9個月對比去 年疫情中同期的9個月,波音不單銷售完全沒有改善,盈利還由虧損1.26億大升至 虧損43.9億,而這主要發生於營運虧損接近32億。



據公司解釋(我覺得是廢話居多),虧損歸究於公司的軍事防衛系统供應鍊仍然面對 嚴重瓶頸,公司軍用防衛機訂單於今年第三季有50億,但光是因供應鍊問題便積壓 了550億訂單未能交付,更嚴峻的是因數年前的空難事故,二個型號的737Max 要 在今年底取得美國FAA 安全認證,不合格的話公司業務可能更加不堪設想。 我在Youtube 投資筆記曾數度提及,在公司報告中,公司對前境的預估和公司經營 活動產生的現金是頭一度最為重要的關卡,如果公司對前境悲觀,或且只是報喜不 報憂,我們都要非常警惕。另外經營活動產生現金能力非常重要,萬不得已,不能倒 退,如在經濟情况正常情形下,連續二季經營活動現金流下降,如果經分析後確定 是經營業務問題,基本上已經可以把股票沽出。(待續......)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27 辛偉誠於無對手下當上英國新首相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27

辛偉誠於無對手下當上英國新首相

辛偉誠上場開局算是不錯,美鎊回升上兑0.86水平,而辛偉誠做了一件正當的事, 就是什麽也不做,下月中才討論財政方案,明顯是待英倫銀行先加息看市埸反應再 行事,這也只可說是沒有辦法中之辦法,多餘的事,少做為妙。


大家看以下地圖可以清楚看到英國的地理位置,在Covid 19快將過去後影響通脹的 只有俄烏戰爭,歐盟不會再用俄天然氣和石油已成定局,歐洲只能從伊朗,沙地等 國家買能源,除了價格比俄羅斯的貴很多外,英國在最北,運輸路程最長,加上已脱 歐,關税税制和歐盟巳不同,受能源成本上漲冲擊最大,所以情况最不樂觀。 




上圖顯示了英,印,法的GDP 歷史圖,明顯看到英國國力到2005年已見頂,法國也 是差不多狀况,只有印度仍在上升。這情况揭示了英國的問題,就是收入越縮越窄。 由卡梅倫,到文翠珊,到约翰遜,到快閃的卓慧思,到辛偉誠,換人如走馬燈,經濟 不是有問題才怪。


英國GDP 雖增長緩慢,但上季仍有0.2%增長,好過沒有,但當美國加息去到某水平 ,資金開始流走,碰上俄烏戰爭要捱貴氣貴油,下月英倫銀行加息一厘,地産和商業 必然受損,因為成本加大了,但遺憾的是英倫銀行加一厘息後只是3.25厘,美債息 是4.2厘,今年美國仍要加1-¼厘,明年看情形也會繼續,英國衰退無可避免,而且要 繼續加息。

辛偉誠只有42歲,投行出身,相當年青,他會明白在美國加息下英國處於下風,只 能以付出最低成本捱過美國加息週期,再作打算,以我的計算,英倫銀行加息後,加 上冬天將至要捱貴氣,衰退即會出現,在高息下舉債绝不化算,只能印英鎊以應付, 公共事業,能源公司補貼,低收入一群補貼等都會是太公分豬肉式,待美國加息週 期完结後再作打算,我相信這便是辛偉誠的策略方向。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17 全世界投資者跌市中跌到心慌慌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17

全世界投資者跌市中跌到心慌慌

跌市到今天已幾乎沒有人談論股市,債市,甚至現在連匯市,樓市也沒有人談論,這 相當肯定已離底部不遠,就像當年2009年一樣,你也可以說歐債危機,但在Dow Jones 的歷史圖上你幾乎看不見歐債危機留下的痕蹟。很多讀者會說明年仍會加息 ,這就相當於2010年的美股,在非常艱難的回穩中向上爬,直至2011-2012年後完 全排脱頹勢,一路大漲小回, 直至2020年的Covid 19. 

前二天有小記訪問Munger, 問他高通脹和加息時期,應該如何調整投資组合。我非 常驚訝於這位年屆98的億萬富豪的回答,他幾乎沒有任何策略,只是持有每天都賺 錢的企業,而且重申最好你的負債為零,而且手頭現金充裕。這個答案我相信查理 已經重复說了超過半個世纪,但每當股災都仍然有不少投資者問他,即使可能大部 份讀者早已知道他的答案。我們會很奇怪為何明知故問,因為投資者都期待今次不 同,但其實没有二樣,這次跌市你要做的東西仍無分別。 

能夠在跌市中仍能賺錢的公司,升市時你便不用太擔心。查理的阿里巴巴也遇上滑 鐵爐,所以我們一般散戶其實無需自責。反為現在所有股票都非常平宜,有額外資 金的讀者,是時侯在你的持股中挑出2-3隻一路走來仍是賺錢的公司,大家要非常 認真的去計算公司增長比PE 為低,業務強勁加負債低而且手頭現金充裕,先做好 功夫免得到時匆匆忙忙,臨陣買錯股,這事情經常出現.

今次美國和歐洲,日,台,澳,印度组成全方位聯盟,把中俄排除,没有任何要懷疑, 中港只能是輸家,不會有奇蹟出現,所以資產配置一定要做好。好些散戶因美股大 跌而不論好壞全部清倉美股,這並非一個聰明的投資行為,因為大家為何看不到只 有當美國加息,幾乎全世界的錢都流入美國? 這代表全世界都相信美元,不是它的 保值能力,而且更是它付息能力,變相承認美國國力和經濟增長,如不相信你美國 加息的話誰去賣出自己的貨幣而買入美元呢? 今次美國把中國這扯後腿的東西甩 掉再押注印太經濟,可能造就十年以上的牛市,所以到今天投資者應該把悲觀的情 绪比例降低,積極著手開始準備一陽復始快將到來。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14

香港地産股,銀行股 (下篇)

東尼很喜歡銀行股,我估計在他的時代銀行是高速發展的時間。在雷曼爆煲之後我 很小碰銀行股,這包括美國和香港股市,這和雷曼不無關係,但其中一個非常重要 的原因是銀行股很難分析,又或者說,業務不易摸透。香港今次被動式踏入加息週 期,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話,不單是香港,基本上全世界的銀行都好像不想加息。 

加息不一定對銀行不利,只要有經濟增長的話,加息只會影響銀行股價一段相當短 的時間,像97年前的HSBC, 最優惠利率加至8厘,銀行按揭照賺錢,股價照升可也, 那是個美好的時光。後來銀行漸漸多投資產品,美其名為理財産品,實在是如雷曼 迷債即是掛鉤産品,銀行收入模式越趨投機,越來越難明,所以雷曼爆煲後我基本 上絕小碰銀行股。 

香港銀行收入絕大部份來自利息收入,即借貸收息,有樓宇和中小企借貸,當香港 樓市和經濟走下坡時,這收入必然萎縮,加息只是把問題放大和惡化,並非問題的 根源。香港銀行在過去十多年快速增長,全靠借貸於國內的企業,特別是內房企業, 現在形勢逆轉,內房和內銀行業已鐵定倒下,香港銀行给內地企業借貸必成壞賬, 這對銀行巳是一大打擊。當香港樓市也低迷時,銀行收入嚴重受損,香港業務只能 維生,那還有利潤?

過去十多年香港銀行只有中國化,完全沒有國際化,歐美不用說,連到東南亞如星 加坡,日本,南韓,台灣等設立分行也不見影,即是說香港和中國一倒下,馬上舉手 投降,這令人難以置信,但這卻是事實。97和沙士時代香港銀行情况和現在相當接 近,當時如恒生,東亞等本地銀行除了死守香港外,只偶爾在中國開個分行,甚至有 時只有放個提款機便了事,直到中國入了世貿,錢開始進來,加上香港有自由行,才 在香港樓市於2008/2009年重拾升軋後才出生天,我看今次没這麽好運,所以香港 銀行股,不要貪高息,基本上全部碰不得!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10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10.10

香港地産股,銀行股 (上篇) 

恕我單刀直入,加息週期下地産股不能碰,銀行股倒並不一定,只要社會經濟活動 仍活躍,而且財務雄厚的話,對銀行不一定是壞事。我一生都不會買純正的地産股, 因為是起樓是資本密集的企業。香港地產股收入有二大類,起樓賣樓,和保留商埸 給自已收租,其它的收入都是細眉細眼,不用花太多時間去討論。香港地産商和全 世界地産商不同的地方,是香港知名的地産商幾乎都沒有負債,借貸只不過是用其 它人的錢而巳。 香港地産股其實全部揾苯實,因為香港樓價在過去十多年大升,樓價升了3-4倍,但 幾乎没有任何一隻地産股最大升幅高於35%,頂多是有5-6厘息,但對不起,當市况 逆轉,或加息時間來的時間,它們就率先馬上下跌。香港地産股中我認為0016新鴻 基比較中規中距,股價升市中升幅有限,但跌市中仍算守得住. 


一看股價圖就是六個字 “有波幅,無升幅”,那中段高價賣樓賺的錢去了那? 當然是 被借貸吃掉,但老闆則賺到笑。香港的地産商無論怎樣,在借貸方面都會比中國的 節制,所以如恒大,富力,碧桂園的資金鍊断裂情况出現於香港地産商可能性極低。 但雖則如此,我仍不建議讀者買入任何香港地產股,因為香港地産起飛歲月早已過 去了,任何人認為香港地産可以過幾年再起飛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另一個令我相 當憂心的是香港第一代的創辦人紛纷老去,遂漸把生意交给第二代或第三代,由老 臣子從旁輔助, 這非常危險。 

這個狀况即使在經濟順風順水時也值得投資者擔心,何况是現在? 即使是新鴻基, 掌舵的郭氏二兄弟年纪仍不算太大,也已見到第三代的身影。現在香港面對中國經 濟,環球經濟急轉差,加上中共在香港的壓力,第二代,第三代不要說應付,攪不好 連公司半世紀的基業也會輸掉,現在看澳博何家就是走向息微之路的好例子,好好 的一個睹業王國,幾年下來負債累累,所以香港的四大家族能否在第二,三代接棒 後存活下來? 基本上我是悲觀的,所以富不過三代,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待 續......)  



祝你投資順利! 





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09.26

聯發科技 2454TW (下篇) 

剛剛回答讀者關於Apple 用中國長江晶片問題,你問Apple 為何要用中國晶片? 原 因非常簡單,當然是價錢較平宜,但美國國會議員已齊聲威嚇,蘋果會面對非常嚴 格的國家審查,結果蘋果當然跪低,承諾中國晶片手機只會銷回中國,不會用於其 它國家,那相當肯定也會銷往香港,即香港人買蘋果手機绝大可能晶片仍受中共監 控。為什麽會說這個呢? 因為現在聯發科,或且說中段唯利是圖的台商,現在除了 面對中國的鐵腕清零政策外,也要面對中國經濟急速下滑的問題,情况並不樂觀。 






聯發科的業績不能說很差,但肯定告別高增長。過去聯發科以高通為假想敵,全力 催谷5G 晶片,更因為中美關係而走到靚位,中國被逼下大單給聯發科而非高通等 美國晶片廠, 因些聯發科大賣5G 晶片給中國而賺大錢。走到今日連中國也衰敗了, 衰退也正式降臨到聯發科身上。第二季公司增長不單和去年相去甚遠,公司利潤率 更比上季為低,但這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在此經濟低迷的情况下如何能找回如中 國市埸的大客去保持利潤。

公司第二季收入1557億新台幣,净利356億,有纯利率22.86%,比上季23.4%稍低, 以中國的防疫措施狀况,7-9月情況會更差,公司存貨額達在6月底達到914億也比 上季為高。現時公司財務問題不大,現金+應收帳達 3184億,長短期債共3927億, 每年淨利356億ⅹ4=1424億 財務很安全,即使中國市埸萎縮也不會要死便死,未來 一年聯發科財務仍然安全,但業務萎縮情况可能在短期內加劇。 

我們從商多年,深知大客難求,更難替代,今次中國由盛轉衰,再加上美國大幅加息 令全球衰退,全球經濟必然大洗牌。上篇我們說過科技股是週期股,如沒有隴断優 勢,高峰過後一定無以為繼,就如二千年的美國科網股一樣。台積電,Nvidia, AMD 肯定有技術及市埸優勢,聯發科有技術層面但優勢不太突出,所以今次對聯發科是 個大考驗,我預期它第三季業績仍然疲弱。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09.22 聯發科技 2454TW (上篇)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09.22

聯發科技 2454TW (上篇)


聯發科主要是做5G手機晶片的,所以在全球科技股的下跌潮中,股價從最高TWD 1150.00 跌到 TWD 605.00, 跌幅48%,這並不令我意外,當我們看它的大敵高通, 股價從最高位只下跌了34%,而最令我意外的是,聯發科的PE 只有7.56倍,市埸基 本上没有給它任何Premium, 這便有需要去研究一下發生了什麽事,因為7.56倍PE, 即是說市埸不期望它短期內有任何增長

聯發科的問題是太倚賴大陸手機市埸,如果我們說全球都衰退的話 ,那在歐美的大 力制裁下中國的手機市埸會糟糕很多,最少比起iphone 和Samsung 來說一定是。 公司今年第三季收入預計會减9%,第四季更慘淡,預計會再减8%,而更要命的是 5G晶片庫存高企,摩通估計可能要降價求售,甚至連4G晶片也難逃減價命運。我曾 經看過一篇台灣一位投資老手的文章,它對投資於台灣的電子科技股大有保留,因 為他本人投資於台灣電子股曾經輸過大錢。 

這位仁兄股齡不比我小,他也是專注於台股和美股。他是那種必定將企業分類的投 資者,如增長股,公用股,收息股,週期股,諸如此類。他的電子科技股投資慘敗告 訴他,台灣是以電子股聞名,但這類股很多時都是投資陷阱。他把聯發科分類為增 長+週期股,如你買入時不在週期的起始價位內,幾乎已肯定了你會輸錢,買入價越 近週期尾段,你越輸得慘。我們没有持有聯發科,但持有台積電,他的經驗絕對有参 考價值。 

我們買入台積電後長期跟進,發覺它的故事和聯發科完全不同。我没有報導過台積 電盈利不好的數據,但它的股價在今年初開始仍然跟隨其它科技股而反复下沉,比 高位跌幅接近一半,PE 只有16倍,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何業績好股價不升 反跌? 如不用週期股的概念,是不能解釋得比較滿意的。科技是一樣這樣的東西, 來 得快但去得也快,而且自然會有競爭者,自然會有短期飽和情况,這代表市場给的 PE 會慢慢回落,PE回落即代表股價回落,這和麥當勞,可口可樂完全不同,它們是 一般消費品,市民每天的需求非常穩定。執筆時美國剛加息0.75厘,估計餘下下半 年仍會再加1.25厘,對股市自然有負面影響,但對科技産品影響應有限(中國除外), 下篇我們會分析聯發科的財務和庫存狀况。




 



祝你投資順利 !





2022年9月13日 星期二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09.13 後香港時期投資難賺錢

                           香港與環球投資日誌(收費版)                  2022.09.13

後香港時期投資難賺錢

昨天中午做完政經短打,晚上回來寫日誌,大家都體會到即使香港對外通關或不通 關,香港的經濟也不會好到那裏去,最多只是小修小補,實際上無甚幫助。歐美,特 別是美國和其它國家很不同,它特別忍得痛,這話何解? 因為一個地方從一個行業 轉到另一個行業,原先行業的持份者利益一定受損,所以香港地產,金融,澳門賭業 ,從不轉型,因為轉型便是自已的生意淪為二線,所以中國人的社會壓根就不能轉 型。 

很多本地基金,投資者眼見香港疫情已達三年,而當日足以致命的病毒已變成傷風 感冒,但香港仍不開關,經濟上巳達死亡狀態,都纷纷把生意结束,投資海外。他們 很多有非常龐大的資産,如生意,物業,股票,要到外國做生意並不容易(超級富豪 例外),但投資股債則相對容易得多,所以最近很多讀者查詢美股有關Reits 和公用 股,明顯地他們已感覺即使疫情完結香港經濟也難以回复,有部份是减持,也有部 份是完全賣出香港股債,完全投向美市。 

在投資者的角度,無可厚非,因為投資就是要拚利潤,而且資金要安全,如果辰時卯 時政府會突然攻擊企業令公司盈利和股價大跌,這個市場根本不在投資者考慮之 列。先選好投資市埸,再在入面找好股,才是投資之道。經過香港過去3年的大時代 ,香港人早已各散東西。較多讀者去的地方是英國,所以最近有不少讀者希望我們 可以分析英國股票,這個倒是要從詳計議,因為我並沒有長時間跟進英股,坦白說, 資訊是足夠的,市埸企業也非常成熟,只是我没有跟進而巳,當然,英國也有很多好 股票

很多人都在等中國的二十大會議結果,换人的話可能留下,不换人的話馬上帶錢走 人,我的建議是不論這次换人與否,只要一日是共産主議,資金都要分2-3份,大份 的放於海外,小份的放於香港作日常生活開支。常有讀者留言問我為何不賣樓,如 果移民的話我一定會,但未決定是否移民前都是自已物業好,我家曾在我年少時長 期租樓住,租人物業不單要仰人鼻息,更要命的是樣樣都不能做,而且年年加租,要 左搬右搬,所以除非決定移民,否則會保留物業作自住用途,但如果你持有非常多 物業,又甚或且持有商舖的話,那你真的要認真考慮政治風險,因為即便今次這場 風暴你過得了,下次你也未必有如此好運。




祝你投資順利 !